QQ截图20231008163655
Research
perspectives

校园人生丨中区大草坪上的中日青年友好大联欢

来源:岭南论坛 时间:2023-09-29

导  读

本栏目由王则柯教授主持,每周推出一篇王教授的千字小文。王教授成长、工作、生活一直在国内外著名校园中,中山大学康乐园、浙江大学之江校区、美国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都留下了王教授长期生活的印迹。本栏目将记录王教授所见所闻校园轶事,讲述微观经济学、博弈论基本原理等,在轻松愉快听故事的同时,也引人找到自己安放学习、思考的校园。

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除了房舍以外,校园之考究,至少还包括整体规划和园林草地。这就是私立岭南大学的特长了。本文特意点出来的原岭南大学的中区大草坪,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狭义地说,中区大草坪指的是正门(南门)校道在学校作为小礼堂用的怀士堂那里分成东西两路一直向北包抄到现在孙中山先生纪念铜像为止的那个大草坪,但是常常也把黑石屋和马丁堂之间的大片草坪包括在内。大半个世纪以来,凡是曾经走访过我们校园的朋友,都对这个大草坪的平整精致与亲和,留下深刻的印象。难怪1965年首届中日青年友好大联欢的头一个重磅节目,会安排在这个大草坪举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备受美帝国主义为首的西方势力的围困和孤立。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党中央和毛主席非常重视从民间外交入手打开局面。其中在1965年举办的“中日青年友好大联欢”活动,堪称用力之最,所有参加大联欢的日本青年,都受到毛主席和其他最高层领导的亲切接见。

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12).jpg

1965年6月,我国以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和中日友好协会三团体的名义,邀请500名日本青年于八九月间来华访问,史称首届中日青年友好大联欢。大联欢活动由国务院外事办主任、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廖承志领导,全国青联副主席、团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胡启立具体负责。可是日本佐藤荣作政府以中日尚未恢复邦交为由,拒发护照给热情报名赴会的日本青年。为此,受邀的日本青年团体动员他们的成员到官厅请愿和上街示威,迫使日本政府作出退让,采取个案审批的方式,陆续给24个这样的代表团的281人发放了护照。剩下的十几个代表团的成员,继续留在东京争取。日中友协代表团的代表已经拿到护照,但是他们决定推迟出发,以陪伴那些还没有拿到护照的代表团。这样,已经拿到护照的其他23个代表团的271人,先后从日本各地出发,经香港从深圳入境我国。入境以后,他们首先在广州集中,头一个大型的联欢节目,就是8月21日来到我们中山大学联欢。次日,他们全体乘坐火车上北京。

中央对于大联欢非常重视。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奉命为大联欢摄制大型彩色纪录影片。廖承志还给纪录片定下要人性化、生活化、情感化的调子。为了搞好这次绿茵大草坪上的青年联欢,还调来专业的合唱队舞蹈队。当时我在上海教中学。如果只是在报纸上看到大联欢的文字报道,不可能给我留下鲜活了大半个世纪的记忆。好在那时候人们获知消息还有另外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每次到电影院看不管什么电影,通常作为“片头”加映一两部多半十几分钟的新闻纪录片来热场。正是因为拍摄并且公映了非常漂亮的新闻纪录影片,所以在这次大联欢以后不久,我就意外地在上海的电影院看到了这部精心拍摄的记录影片《中日青年第一届友好大联欢》,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朝气蓬勃的合唱队在我非常熟悉非常热爱的中山大学中区大草坪演唱热情洋溢的日本歌曲《东京-北京》。

一些代表团成员的护照拖延了两三个月才陆续批出。因为对参加这届大联欢的日本青年人数的期望值是五百,首届中日青年友好大联欢实际上分成了两批进行,第二批139人在11月中抵京,然后分赴各地,到12月中在北京解散陆续回国。参加两次活动的日本青年,都先后在北京受到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的亲切接见。就领导人接见的规格而言,那个年代的其他民间外交,都没有达到这个高峰。

七年以后,二战结束以来一直不敢对美国说半个不字的日本,竟然先于美国与中国实现了邦交正常化。这其中,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远见和策划,真是功不可没。